今年以来,疫情在中国反反复复,面对比感冒还轻微的变异病毒,中国各地还像初期对付新冠病毒一样,釆取封城隔离检测的老办法,封城手段越来越娴熟,隔离技术越来越高明,检测次数越来越频繁,更滑稽的是,在如此严厉的封控时期,官方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看起来并不难堪,上上下下自信满满,对层层加码的防疫政策更是见惯不怪习以为常,甚至自诩为全世界的模范生。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究竟怎么样?公开的经济数据真实性如何?是不是已经面临着重大危机?靠什么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这些经济问题实际上比病毒更难对付,经济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也很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海关总署6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5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47万亿元,增长2.8%;贸易顺差5028.9亿元,扩大79.1%。按美元计价,5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5377.4亿美元,增长11.1%。其中,出口3082.5亿美元,增长16.9%;进口2294.9亿美元,增长4.1%;贸易顺差787.6亿美元,扩大82.3%。
“总的来看,5月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国家统计局在官网上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
而刚刚过去的5月份,出口大省广东的用电量却出现了大幅下降。根据统计5月1-20日,广东统调电量3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87%!其中5月20号当天的统调用电量为26.33亿千瓦时,仅为去年的80.89%,下降足足两成。在经济界经常用用电量来评估经济数据,5月份广东用电量出现断崖式下跌,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上海、北京、东北等地饱受疫情冲击之际,5月份广东疫情基本受控,对经济影响不大,出口数据如此强劲的5月份,出口大省用电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不得不让人怀疑出口数据的真实性。
用电量下跌意味着经济出现问题,先是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传出裁员的消息,5月份美的等实体企业也开始大规模裁员,许多工厂开工不足甚至关门歇业,以服装业为例,大部分源头工厂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现在许多工厂很难接到订单或者已经处于停业状态,用电量自然而然降低了。来料加工行业许多订单流向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导致众多出口加工企业濒临破产。
后疫情时代消费低迷,如果防疫政策持续下去,生产和生活都难以恢复正常。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额增长了39.7%,实际上亏损增长幅度远大于利润增长幅度。工业利润增长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领域,而这些产品利润的大幅度增长是由于价格大幅度上涨。上游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给中下游企业造成沉重的成本负担,导致整个制造业利润下降亏损上升。
今年1-4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做了价格平减后下降了1.6%,也就是说,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来看,消费处在负增长状态。其中4月份下降幅度很大,是12.9%,5月份下降6.7%。中国乘联会发布的零售销量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达135.4万辆,同比下降16.9%,1-5月份累计销量731.5万辆,同比下降12.8%。
政策利好频出的房地产销售数据更是一泄千里。中指研究院5月31日发布的《2022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显示,今年前5个月,TOP100房企多项销售数据同比降幅均超50%。其中,销售额均值为273.9亿元,权益销售额均值为199.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136.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了50.7%、51.5%、53.2%。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TOP100房企的累计销售额均值分别为61.8亿元、103.0亿元、162.6亿元、212.2亿元、273.9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23.1%、34.0%、47.2%、50.2%、50.7%。
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说明中国消费者真的没钱消费抑或不敢消费了,是不是真的没钱消费了不好说,至少是人们对收入的预期和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直接导致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汽车和房地产市场哀鸿遍野,特别是今年以来利好房地产业的政策纷至沓来,房地产依然没有起色,房贷还首次出现负增长。
地方政府的综合债务对经济影响也很大,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公开的余额已经达到30.47万亿元,而真实的债务数据远不止这些,债务危机如同巨大的石头悬在空中,随时可能砸下来,许多经济大咖越来越好奇,大规模债务即将到期,这些债务不仅仅是巨额的人民币债务,还有数目不清的美元债务,谁能驾着七彩祥云来力挽狂澜化解压顶的债务危机呢?
国际货币基金第一副总裁李普顿(David Lipton)多次对中国发出警告,称中国需要火速处理债务危机,以避免巨大的债务泡沫形成。麦肯锡计算,中国必须使总债务提高到GDP的79%。即使如此,这场金融危机仍然会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带来灾难,经济增长几乎消失,家庭和企业推迟消费,经济停滞将成为常态。
由于中国债务门类繁多,数据更不透明,债务实际上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地方财政面临着极大风险。目前中国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标准来统计各种债务,各地融资平台越来越多样化、隐蔽化,很多资金的来源和数量根本无从知晓,负债规模难以统计。正因为很大一部分未知的隐性债务,更加剧了财经界对世界第二经济体债务危机的担忧。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目前披露的债务只是冰山一角,总负债和地方政府债务到了无人敢提及的地步!前中金国际董事长朱云来曾在一次论坛上透露,中国2017年底债务已达600万亿人民币,按朱云来的说法,债务规模2018年达到720万亿,2019年达到860万亿人民币,后疫情时代,累计债务肯定是持续增长。如果按6%的年利率,债务利息就高达40万亿或50万亿以上,这就是说需要侵蚀一半以上的GDP才能偿还债务利息。
2022年以来,各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收入都出现断崖式下跌,财政收入大户苏州、深圳、甘肃、温州、太原、中山、惠州、芜湖、长沙、遵义、鄂尔多斯、南宁、贵阳、合肥、吉林等更是明显下滑,比如苏州4月的财政收入几近腰斩,吉林省和温州市的降幅更是超过70%,连疫情相对控制稳定的深圳财政收入也同比下降了44%。
当财政收入暴跌之后,政府会遇到一个很大的两难局面。一方面企业举步维艰,政府需要出台纾困政策对企业进行稳岗激励补贴。不补贴企业倒闭会释放出更多失业人口,税收也会持续下跌。另一方面财政的缺口会迫使政府大幅减少市政投入,公务人员收入降低,原来的铁饭碗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事实上随着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不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开始减少公务员绩效工资,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延迟或拖欠工资的现象。
财政部国库司早年编写的《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5400万的财政供养人员,在职3815.24万人,离休退休人员1391.35万人,其他人员185.98万人。而现在时隔13年之后,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恐怕已经是无法探究的秘密!至于庞大的财政支出究竟花在什么地方?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一直以来都是一笔糊涂帐。
这些年随着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财政供养人员不断扩大,加上离退休人员,按20%老龄化计算,整体差不多1亿多人吃财政饭,相当于10个人养一个人。这些年不仅党政机关人数增长,街道、社区、村委会也纳入财政预算。中国有多少村委会,51.7万个,一个村委会吃财政饭的不少于5人,这就新增了250多万,街道社区扩大了11.1万个,一个社区配套的人员不少于10人,意味着新增了100多万。
当皇亲国戚人数暴增,各种赋税必然加重,其结果是加重全民负担,冗官多自然要挥霍资财,从整个社会来说,还有更大的隐患,那就是机构膨胀带来的权力扩张,既造成管理无效率也导致民众生活无序失衡,权力之手疯狂寻租自肥。这种乱象在疫情防控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
后疫情时代失业人员持续增长。2022年4月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18.2%。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就业形势可谓过去三十年来最严峻的一年。众所周知,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方法很特别,只统计有城镇户口且登记了的失业人口,也就是说没去登记的不算失业。而且农村户口属于农村劳动力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这就导致过去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5%之间,如今这个数据飙升到6.1%,说明失业情况非常严重了。
就业数据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存困境,家庭好一点的,还能让孩子居家考研考公,再扛个一两年,条件差一点,大学毕业只能去做一些低薪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以求温饱。随着教培、房地产、互联网这些大行业出现整体下滑,大城市优质就业岗位显得更加紧张。前不久北京大学博士考街道办城管的消息让不少人惊叹!可想而知,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之下,就业市场的求稳心态多么严重。
今年6月1日披露的社保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新东方减少了55896人,快手减少3586人,学而思减少26579人,猿辅导减少19587人,作业帮减少15369人,字节跳动减少7358 人,滴滴减少5237 人,连阿里巴巴也减少4375 人,百度减少3952人,腾讯减少3865人,美团减少3186人、京东减少1685 人、网易减少1058人,这些都是中概股大企业,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减员分流更为明显。
如今众多的外资企业撤离中国,三星去了越南,东芝去了越南,就连苹果也把iPad生产线搬到了越南。随着大量制造业的离开,就业市场更加低迷,要说东南亚劳动力比中国便宜是事实,但以前东南亚劳动力也比中国便宜,为什么没有产业链转移出去,中国经济政策出了什么问题?靠什么才能让中国经济稳住阵脚?如果三驾马车只有出口一枝独秀,内需市场一地鸡毛,失业率居高不下,必然会导致人心思变,社会稳定受到巨大冲击。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