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监督 读者文摘 贺铿:“陈春花问题”究竟谁在“造假”

贺铿:“陈春花问题”究竟谁在“造假”

贺铿1

全国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 贺铿

最近,网上针对陈春花学历造假、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炒作,仍在发酵。

多数文章、视频的水平很低劣,纯粹是为了蹭热度,吸眼球。甚至不顾个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纯属“网暴”。

“陈春花问题”的要害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陈春花究竟与华为有没有关系?学历是否造了假?是否恪守了教授的本分?

网上有一篇《砺石商业评论》的文章,提出不去探讨“陈春花到底与华为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存在过度自我包装与营销,专业能力究竟如何,博士学历是否造假,北大是否存在违规聘用”等问题,而是希望讨论“大学教授”的本分到底应该是什么?

我与该作者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作者提出不必讨论的问题恰恰是需要讨论,需要深入扒一扒的要害问题。否则,陈春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无法刷清。

贺铿2

陈春花教授

如果她没有问题,我认为在网上如此“暴打”是不可以的,因为不合法。

我有以下看法:

1、我看不出“陈春花学历”是她本人造假

根据她的公开陈述:她1986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工学学士,留校任马哲课教师。当马哲课教师8年,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了哲学和伦理学课程。1993年前后,她开始对企业管理学感兴趣。之后便决定攻读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都是世界知名大学,其学历清楚,学位的含金量不低。

问题是博士学位“没有被认定”,但博士学历还是清楚的。我们看不出陈春花在哪里造了假。

她在做中外企业成长跟踪研究时,从资料中了解和认识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首席教授苏东水。苏教授推荐她就读“爱尔兰欧洲大学”DBA(工商博士学位课程),并答应担任她的指导老师。

陈春花1999-2001年,两年完成了学位课程。在苏教授指导下,选定“中国本土企业文化分析”做博学位论文选题。陈春花完成十万字论文后,经过了由7位教授组成的答辩小组审核,授予博士学位。我从一个培养过多名博士的老师视角看,这个培养过程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此,根据陈春的公开陈述,我没有发现她本人在学历上造假的痕迹,其博士学位有“假”(没有被官方认定)也不是她的责任。要“扒”的是当时为什么会出现“爱尔兰欧洲大学”?她在确切知道博士学位没有被认定(2003年)后,在受聘新加坡大学、北京大学时都如实做了说明。

2、关于北大和华为的“声明”

“陈春花问题”起始于华为的“声明”。我认为华为的“声明”是不负责任的。作为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企业,最重要的是责任与担当。在陈春花教授与华为关系炒热之时,华为于7月6日发了一个“声明”:

贺铿3

我认为这个“声明”是极不负责任的。这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华为公司应有的担当与责任很不匹配。

“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吗?那就请任正非说说,陈春华(还有姚老师)2016年底的访谈、2017年1月17日在“春暧花开”公号推送的《与任正非:围炉日话》,是真实的吗?如果真实,陈春花与华为公司就有关系,而不是“声明”中说的,“无任何关系”。

陈春花陈述,为了研究企业成长规律和中外企业文化,她遴选了国外10家企业,国内5家企业,跟踪30年的研究计划。国内企业包括宝刚、海尔、华为、联想和TCL。并于2004年由中信出版社公开出版了第一个10年的研究报告——《领先之道》。这怎么能说陈春花“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呢?

我认为,需要华为公司及任正非本人对《与任正非:围炉日话》和研究报告《领先之道》作出负责任的说明。

同时我还认为,北京大学的“声明”也是缺乏担当精神的。

贺铿4

我说过,目前看来,北京大学的处理方式是谨慎的。这里的“谨慎”是指让陈春花主动辞职,而没有由校方直接解骋,是谨慎的。

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对当事人的影响很大。北京大学历史上有过对“陈独秀狎妓风波”的处理,蔡元培因为受政客汤尓和的挟持,“体面”地解除了陈独秀的文科学长职务,陈独秀愤而辞职。这对北京大学的声誉影响不小,对陈独秀后半辈子的影响更大。

贺铿5

陈独秀

贺铿6

汤尔和

现在,我认为北京大学至少应该对2016年陈春花入职国发院的过程作出负责任的说明。

据陈春花陈述,她在入职时没有任何隐瞒,她如实说明了博士学位末被认定的事实。并且她的入职是经过了党政联席会议研讨和学术委员会投票通过后才入职的。

现在为什么北京大学不就陈春花的陈述予以澄清呢?有什么猫腻吗?

3、关于大学教授的“本分”

《砺石商业评论》的作者(以下简称“作者”)提出了“大学教授的本分”问题,认为“当前中国很多大学教授在专业上的碌碌无为,源于其正在走向一个误区,就是把太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谋取个人的商业利益上,而非高质量的专业研究与教书育人上。在众多专业领域,又以管理学科为甚,在众多管理学教授中,又以陈春花为最”。

“作者”的上述观点我不赞成。

我认为多数大学教授是恪守本分的。陈春花从1993年开始对管理学感兴趣、并从事管学科的教学之后,2000年被华南理工大学聘为教授,说明教学和科研都是合格的。

她还筛选出10家外国企业、5家国内企业,做连续30年跟踪研究计划,以寻求企业成长规律。我认为这不仅符合“科学的实证精神”,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研究巨大工程。“作者”说自己“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与实践”,请问你又是怎样研究和实践的呢?

如果“作者”与陈春花在学术上有分歧,完全可以理解。我不是学管理的,外行没有发言权。

“作者”说他不理解陈春花的“协同共生论”。其实我也不理解“作者”的“自由与均衡”论,尤其是这里的“均衡”概念我不理解。

我不懂管理学科,但是我知道管理学科分两个大类。一类是“管理科学”,一类是“管理工程”。前者抽象,涉及的数学、逻辑学知识可能多一点;后者相对具体,涉及的经济学、行为科学可能多一点。我们不能用自己所长否定别人之长、自己之短。

“作者”似乎不满意陈春花兼职。关于名教授在外兼职我不反对。但是一定要把自己的“主职”做好。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在外兼职的也很多。例如鲁迅,北大给他月薪360大洋,已经不低。但是有记载,他同时在八所学校担任客座教授,课时费一年大约8000块大洋 ,几乎是正工资的两倍。

胡适的兼职收入比鲁迅还要多。据记载,1928年12月,仅亚东图书馆送来的账单,胡适的版税和稿酬近3万银元。其他教援,如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外兼职也不少。

我认为大学教授适当兼职有利于扩展教授的知识面和学术兴趣,对社会也有好处。当然,那些有专班人马做掮客的教授除外。

4、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我们的营商环境很差,人才成长环境也不好。不仅不利于培养高品质人才,也留不住高品质人才。如何改善和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可能用得上“作者”的“自由与均衡”论,尤其是“自由”要素。的确,知识分子“只要给予他们一块自由的土壤”,便会创造出想象不到的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我常常想,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产生了“诸子百家”?唯一的原因恐怕就是思想没有被禁锢。“独尊儒术”之后,就再也没有真正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了。如果欧洲不发生争取思想自由的“文艺复兴”运动,可能也产生不了工业革命。中国两千年的思想禁锢,不知道扼杀了多少个哥白尼。

如果大学讲课不能敞开思想;学术讨论只能是一个调子。这怎么可能“百花齐放”呢?一个陈春花说了几句华为听不顺耳的话(甚至还有可能不是陈春花说的)就不分青红皂白发地“声明”,敢紧敝开关系。无良媒体人就肆无忌惮地进行“网暴”。试问:这样的环境怎能成长人才、留住人才呢?

我不是“自由化”论者。我主张“有序化自由”,主张在法律和道德约束下充分自由。任何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必须处于远离热平衡的状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我说远了,一不小心滑入到陈春花的“协同共生论”中去了。

再声明一次,陈春花是不是人才,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希望努力营造一片人才成长的自由天地。让人才在中国茁壮成长,让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天空飞翔。

我希望各级领导要负责任、有担当。我尤其讨厌“网暴”!

来源:凤凰新闻 经济学圈 08/17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民监督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mjd1.org/?p=249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524687100

邮箱: fzh999net@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